该书精选11个南京大学文学院苗怀明教授红楼梦研究课程的花式作业,比如论证自己是《红楼梦》的作者,帮贾宝玉、林黛玉发朋友圈,给大观园众姐妹介绍对象、安排工作、设计课程,重审红楼官司、编排大观园春晚,等等,用现代人的视角打开《红楼梦》,揭示这部小说的独特之美,以无厘头的幽默方式呈现同学们的严肃思考,内容既新奇有趣,又耐人寻味,体现了花式作业一本正经搞笑、认认真真读书的风格。全书版式精美,融入许多当下流行的文化元素,插图有的出自选课同学之手,有的则是使用AI生成。用最时尚的方式阅读最经典的名著,一册在手,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感受到经典名著的巨大魅力。
该书的出版为各类学校的红楼梦课程教学特别是中学《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提供了有益的示范和参考,也为广大读者阅读欣赏《红楼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红楼作业何以花式
楔子
学子笑言雪芹再世梦 真相揭秘笑中带妙趣
第一回
活宝玉挂彩忙回微信 痴黛玉葬花急发票圈
第二回
大观园盛宴纷呈华彩 红楼梦佳肴惹众馋涎
第三回
南雍抱卷结红楼旧友 九乡河畔迎庠序新生
第四回
林潇湘剁手卖文度日 贾怡红搬砖变废为宝
第五回
击鼓传花红楼怀旧情 披霜望月金陵解语香
第六回
南大婚介所开张营业 金陵十二钗乱配鸳鸯
第七回
情中情贾府乱吃大瓜 谍中谍小妖勇播新闻
第八回
升堂断勇判红楼迷案 法槌响巧解千古之谜
第九回
迎新年贾府齐开夜宴 献才艺红楼欢聚佳朋
第十回
雪芹转世倾情献才艺 花式红楼贺岁再登场
本书是我在南京大学开设红楼梦研究课程的花式作业集。既然要开设课程,必定会布置作业,何以要花式?何为花式作业?到底花在何处?其必要性何在?且听我慢慢道来。
布置花式作业固然有灵光一现的感悟,更多的则是来自我对大学课程的认知。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本科课程就按照这样的套路进行:老师带着发黄的讲义走进教室,旁若无人的埋头念稿子,下课铃声响起,头也不回的走出教师。等待期末考试,或明或暗的给学生划重点,然后学生一顿熬夜突击,最终成绩出来,人人过关,皆大欢喜。
至于老师发黄的讲稿,后来也会成为教材出版,说不定还能得个教学奖。这种情况至今也没有真正的改变,只不过发黄的讲义变成万年不变的PPT而已。
时代变了,学生变了,对人才的需求也变了。高校的教学基本上还在原地踏步,尽管时不时评出一堆各种等级的教学奖和教学名师,但说实在话,许多名目花里胡哨的教学改革不过是学校领导为了政绩搞出的花样,学校、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糊弄而已。
难怪deepseek等人工智能软件出来之后,不少人提出大学教学无用论,这是大家针对当下本科教学提出的质疑,这种质疑是有道理的,如果再没有大的变革和改进,高校的教学真的会被人工智能碾压。
起初在设计花式作业的时候,还没有想到人工智能发达到今天这样的程度,当时只是想着,让课程有趣一些,让学生真正学些本领。
所谓的花体现在如下三个层面:
一是内容上,结合教学,设计一些比较有趣的问题,比如林黛玉的家产去哪了,贾宝玉是同性恋吗,袭人是不是告密者等等,红楼梦有反清复明思想吗,等等。题目看似八卦,但背后都有学术在支撑,我们的做法是,从八卦开始,以学术结束。
二是形式上,要求放弃那种高头讲章的论文写法,而是采取爆笑、无厘头的方式,比如林黛玉葬花、贾宝玉挨打后帮其发个朋友圈,比如论证《红楼梦》的作者是自己,比如帮《红楼梦》里的年轻人找工作,等等。我们的口号是:一本正经搞笑,认认真真读书。
三是渠道上,将同学们的花式作业做成推文,在我创办的古代小说网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将同学们的学习心得与公众分享,让课堂面向社会。
花式作业看起来似乎很轻松,但布置起来相当不容易,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适合做花式作业,既要有幽默效果,新奇好玩,又要有内涵,具有学术性,不能失之油滑。为此,经常绞尽脑汁,想好久才想出一个题目,到上课前也许又改变主意。
每一次推文我都会写一篇编者按,介绍布置作业的目的和想法。对学生来说,做起来也是相当费神的,因为没有现成的答案,他们必须打开脑洞,写出自己的东西。毫不夸张的说,这些花式作业具有很大的原创性,用AI是找不到答案的。
我的动机很简单,那就是让同学们熟悉作品,引起他们对课程的兴趣,进而掌握研究的方法。当然也是想做个尝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摸索一条适应时代需求、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
花式作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对我来说也是很大的收获,让我体会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快乐。其间,我发现了一批很有才华的学生,比如参与这次花式作业集出版的几位同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同学们的作业中我也得到不少启发,比如用香气塑造女性人物,比如《红楼梦》中的水果书写等,这些问题以往没有注意到,正是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作业我才意识到这些不仅是有趣的话题,而且值得深入探究,正所谓教学相长吧。
需要说明的是,花式作业只是红楼梦研究课程作业的一种,我们还有课堂作业、课程大作业等作业形式,比如我还要求学生背诵红楼梦回目、用不同版本校勘等。
课程作业方式变革的背后是新型的师生关系。同学们尽可以在花式作业中调侃我,黑我,我也时常开他们的玩笑,大家在一起嘻嘻哈哈,关系很融洽,感觉叫老师、同学很生分,我干脆叫同学们小妖,同学们则称呼我为大王、魔头,大家形成一种亦师生亦朋友的关系。这也引起不少人的兴趣,我出去开会、做讲座,不时有人问,怎么没有带小妖过来。
花式作业起初在红楼梦研究课程中采用,后来还用到中国文学史的教学中,形成两套花式作业,成为我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经《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海内外多家媒体的追踪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有些同仁借鉴我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是我很乐意看到的。毕竟我只是在南京大学这一所学校进行尝试,如果大家都参与进来,也许能改变当下高校的教学气氛。
也有一些朋友好心劝我去申报教学奖、名师奖之类的东西,我都谢绝了,主要是没有兴趣,也不屑于与那些教学成果奖、名师为伍。
我想有关部门如果真的觉得我的教学不错,应该主动进行鼓励表彰,而不是让我死皮赖脸的去进行所谓申报,当然,让这帮老爷们主动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近年来,不仅是教学,所有需要自己填表申报的奖励我都拒绝,原因很简单,那是用厚脸皮没有尊严的方式在乞讨。不管别人怎么想,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这次红楼梦花式作业集的出版除了出版社的力量外,我还特意邀请唐小蔚、梁罗茜、何可、梁欣悦这四位同学参与,她们都选修过我的红楼梦研究课程,其中梁罗茜、何可还继续跟我读研究生。四位同学多才多艺,是我在布置花式作业、做推文的时候发现她们的,对她们也很信任,这次出版有她们的鼎力相助,很有纪念意义,也保证了书的高品质,我很开心看到她们的成长。
花式作业既是我红楼梦研究课程教学的一种探索尝试,实际上也是一种打开《红楼梦》的有效方式。对广大读者来说,阅读欣赏《红楼梦》没有那么艰难,我们可以从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开始,让兴趣引领阅读。
本书所收的十个作业可以看作是打开《红楼梦》的十个窗口,从每个窗口看出去,都是一道绝美的风景,由此可以领略《红楼梦》的博大精深,领略它的语言之美,才情之美。
苗怀明,男,1968年7月生。河南平舆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古代小说网微信公众号创办人、主持人。先后出版《风起红楼》、《曹雪芹》、《红楼梦研究史论集》等专著,主编《寻梦金陵话红楼》、《南京大学的红学课》、《红楼前梦》等著述多种。
股票配资在线查询网站,全国十大配资,推荐配资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